“大众终于开窍了!”——这是慕尼黑车展前夜,朋友圈里出现频次最高的一句话。导火索就是大众官方甩出的那张ID.2 SUV设计图:贯穿灯带、发光车标、熏黑轮毂,一副“小号ID.4”的既视感,却挂着“2万欧元起”的价签。换算成人民币,不到15万;再按大众在国内“欧版半价”的惯例,终端大概率直接把枪口顶到10万以内。于是,网友们瞬间高潮:这不就是6万级纯电市场的新鲶鱼?
先别急着剁手,我们把放大镜对准这台“电动探歌”。
尺寸上,ID.2 SUV基于MEB Entry前驱平台,车长4米出头,轴距2米6,比Polo大、比ID.3小,官方口号“像高尔夫一样宽敞,像Polo一样便宜”。翻译成人话:后排能塞两个成年人,尾箱能塞两套登机箱,城市通勤不憋屈,周末露营不尴尬。
动力账面看着不炸裂,单电机90kW/160Nm,但别忘了电机0转速全扭矩的特性,红灯起步依旧能秒掉一众1.5L自吸。电池目前透露有45kWh、63kWh两个版本,WLTP续航250-450km。国内大概率直接上63kWh,CLTC标个500+km,足够让续航焦虑闭嘴。
真正让人上头的是配置:10.25英寸液晶仪表+12.9英寸悬浮屏,标配无线CarPlay、无线HUAWEI HiCar;前排座椅加热、方向盘加热、30色氛围灯、50W风冷无线充,一个都没落下。大众这次学精了,把中国人最爱的“冰箱彩电大沙发”浓缩进一台小型SUV里,堪称“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”。
价格,才是ID.2真正的杀招。参考ID.3国内终端11万起跳,Polo 9万起跳,ID.2的定位就是“电Polo”,起步价8-11万区间,终端再砍一刀,6万9交个朋友不是梦。别忘了,隔壁比亚迪海鸥7.38万起、吉利星愿6.88万起,ID.2如果敢把入门价打到6字头,合资光环+大众标+纯电SUV,直接能把A0级市场搅成红海。
但大众也不是没有包袱。一是平台:MEB Entry是前驱,操控党心心念念的后置后驱“电动小钢炮”大概率泡汤;二是供应链:欧洲本土生产,成本降得再狠,也比不上中国品牌“本土卷王”们的规模优势。三是时间:量产要等到2026年初,届时海鸥、星愿、缤果PLUS早就完成迭代,ID.2能不能打,还得看诚意。
有人担心“大众标=智商税”?别忘了ID.3半年卖出近6万辆的成绩,已经证明大众在华“降价换量”的决心。更别说,ID.2还挂着“全球车型”的金字招牌,对于“合资信仰”尚未崩塌的小镇青年,杀伤力依旧在线。
所以,结论很简单:想买精致代步车、又不甘心买“老头乐”的,可以等等ID.2;预算8万以内、追求极致性价比的,海鸥、星愿现在就能下手。至于6万级市场最终鹿死谁手?让子弹飞一会儿,毕竟大众这次,真的把枪口对准了中国品牌的腹地。
天宇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